人的身上,是否带有“骨气”,从四个方面可以表现出来

陶渊明则认为,他只是一个有着五斗薪资的小县令,却要降低自己的尊严去向上级献殷勤,这不是他的作风。所以,陶渊明果断辞官,回家种田,这才有了后来的“桃花源”的诞生。
所以,一个人有没有骨气,就是看他能否在关键的时刻,能不能坚持自己的骨气。
★富贵时,是否可以富而不淫
人有贫穷时,也会有富贵时,这是天意。贫穷的时候守住操节是有骨气,富贵的时候能够坚持住自己的操节也是骨气。
只不过,有很多的人,一旦有了钱,就会失去自己的守则,动乱了心性,从而让自己失去了原有的操守。如果人一旦富贵,就不能守住自己的骨气,那他的这种富贵的福报,其实也是不长久的。
比如你看,有的人原来很穷,一朝有点小钱后,就忘了自己原来的样子,一味地显摆自己的“富有”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了似的。这样的人,就失去了他的骨气。没有骨气的人,就像一株爬行植物一样,永远立不起自己的身骨。所以,有了钱,也别忘记自己的骨气。只有骨气,才是你顶天立地的资本。
★失意时,是否能够“卧薪尝胆”
人在失意时,更应该拥有他的骨气。只有骨气作为支撑,他才能在低谷里坚持住自己的信心,期待东山再起的可能。
就如越王勾践一样,十年“卧薪尝胆”,靠的就是想要复国的骨气和意念。如果没有这样的骨气在身,谁能忍受十年他国他乡为奴的日子?
就如西汉时期的民族英雄苏武,奉旨出使匈奴,却被扣留十九年。无论匈奴方面怎么样的威迫利诱,他丝毫不为所动。
如果没有一心想回汉朝的意念和骨气,在北海冰天雪地的环境下牧羊十余年,谁能坚持得下来?
所以,骨气是一种意念,一种让自己摆脱别人控制的精神支撑。如果没有这样的骨气存在,人在失意之时,就容易灰心丧气,甚至失去求生的欲望。
★得意时,是否能够守住底线
人在得意时,是否也要守住自己的骨气呢?当然是的。得意时,和富贵时,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很多时候,富贵时不等于得意时,得意时也不等于富贵时。只是,有时得意之时,比富贵之时还要容易使人迷失自己。
得意之时,骨气是自己的底线。守住自己的底线,也是守住自己的骨气。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里,人若守不住自己的底线,就会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。
所以说,人的身上,是否有这样的骨气存在,就得看他在这些事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举止。当然,这样的观点也并非全面,或者还有想不到的方面存在。如果你有其他不同的看法,欢迎留言评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